2024-06-27 18:00:36 | 高校选途网
很多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都会有很多很多的关于高考的问题,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去了解一些填报志愿的信息,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欢迎阅读!
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1)从投档规则来看,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投档。也就是说,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经完成了招生计划的学校,一般就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采用院校志愿分数级差录取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的另当别论。)
(2)从每年招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较高。如各地近几年各批次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一般占全部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更高,达到了80%以上,有许多名校更是达到了100%。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学校,完全不需要录取第二志愿考生。
(3)从填报第一志愿的效果来看,如果一个高考成绩达到了一本线的考生,将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录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没填好,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就很有可能落选到二本院校。
(4)从招生院校的情况来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5)从各地划线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应大于招生计划数。这样,肯定会有部分批次线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选到下一个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报是否合理、恰当,往往决定考生能否被顺利录取。当然,既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的填报。考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每一个院校志愿。
填报平行志愿三大技巧
(1)充分估计自己的高考成绩,要估计可能达到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
(2)在估计的高考成绩范围内,选择录取分彼此有“落差”的几所高校。成绩稳定的考生“落差”可小一些,成绩比较差又不稳定的考生“落差”应该大一些。充分用好“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技巧。以自己能正常发挥的成绩为立足点,立足点要稳,向前可以对自己向往的、录取分较高的名校发起冲刺,(同时,也存在被调剂志愿或退档的风险)向后必须保住录取分较低的学校,以防万一。
(3)每所学校中填6个专业,专业分之间也要有“落差”。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要选择专业愿意调剂,这样可以减小填报的风险。
不服从调剂的后果
1、平行志愿模式下,如果你被A大学提档,而你填报的专业又非常热门,你的分数达不到专业的录取分数,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你就会被学校退档。
退档的后果就是你在这个批次填报的 其它 BCD等学校都不能投档录取你了,你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2、由于考生填报的专业不平衡,招考办允许学校按照一定比例投档考生,一般的投档比例在1:1.1--1.2之间。所以肯定会有低分考生由于专业填报过高,不能被填报的专业录取。如果这部分考生没有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就会被学校退档。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填报征集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投档录取。
3、避免投档后被退档的 方法 就是选择学校时要按照往年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法。
报志愿是否填服从调剂
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一般会设置院校是否服从调剂、专业是否服从调剂(这里要把浙江省排除在外),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专业是否服从调剂”的问题,这个服从调剂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你被投档到某所高校,但是所有填报的志愿都录取不到的时候才能起作用。
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服从调剂了,高校可能会没有录取满的专业里给你分配一个,但是如果你不服从调剂,而你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录取不到的时候,那你就要退档回来的。那你只能等征求志愿或下个批次的的志愿了。目前,考生和家长对这个问题各执己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不是……就是……”的二选一的选择项呢?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能填报的高校数量最多是10——12个,少的只有5——6个,不管学校能填多少个,而专业志愿最多也就能填5——6个,那如果你就是想上这个高校,但只能填这么几个专业,就限制了你的机会,那如果设置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就相当于在有限的选择机会中,你又有机会录取到这所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增加了你被录取的几率。
如果你不服从调剂,那就和没有设置“是否服从调剂”这个选项是一样的,你被投档进的高校机会就你填报的那几个专业的机会。所以,设置了这个选项是为了增加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并不是为你增加了负担。
2022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相关 文章 :
★ 吉林省2022年高考分数线最新
★ 2022年四川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 2022高考志愿填报后还能修改吗
★ 201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被退档的应对措施
★ 2022年云南高考分数线预计是多少
★ 2022各省高考总分是多少
★ 艺术生高考填报志愿可以填几个
★ 2018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 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汇总
★ 五年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2023年浙江省高考第一段志愿填报工作,已经于2023年6月30日下午5时30分结束了。根据2023年浙江省高考各批次划线情况,特殊类型最低控制分数线594分,共59126人,占比约20%。 高校选途网
新一段(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88分,共175424人,占比约60%。新二段(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4分,共277524人,占比约90%。
由此,可以推断出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参考人数约为292373人,比2022年的28.70万人,增加了5000人左右。
根据2023年浙江省高考招生计划,总招生计划是257502人,特殊类型上线人数是59126人。实际录取约15%左右,实际录取人数约为51000人左右。有8000人将不能填上并录取重点大学。
2023年高考,浙江省普通类平行志愿录取人数是126574人,占比约为49.16%。
普通类提前批招生计划是14120人,浙江警察学院招生1000人,地方专项计划招生800人。
体育类招生1699人,艺术类招生16360人,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招生1519人,“强基计划”招生395人,本科共招生160957人,本科占比55.05%。
1998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1.2%。根据查询浙江教育局官网得知,浙江1998年高考录取率为35%,其中本科率为1.2%,专科以上率2.1%。1998年浙江参加高考人数320万,录取108万人。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2021浙江本科线录取率是多少浙江全省共有33.24万考生,实际录取31.64万人,总录
江苏本科录取率多少根据近几年江苏省的本科录取率,江苏省的本科录取率稳定在20%~25%,985高校的录取率在6%~8%,211高校录取率在10%~11%,江苏考生上名牌高校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江苏省近几年本科率一、2019年2019年江苏省考生有33.91万人,本科录取202795人,本科率59.82%,其中一本录取7.262万人,一本率21.41%。二、201
江苏本科录取率多少?2023年江苏高考本科录取率是多少:理科上线人数是150598人,上线率41.95%。文科上线人数是55510人,上线率16.46%。本科以上上线人数是206108人,本科上线率57.41%。如何选择一所大学:1.学校的“头衔”(全国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等)不仅仅是名气。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建国后的全
浙江高考985录取率浙江2023年该录取率是1.87%。985录取率是指全省所有高考考生中985所高校录取的比例。全国平均约为1.62%(这是所有高考考生的分母,而不是所有高考学龄人口的分母)。2023年浙江高考985所大学的录取率为1.87%,211所大学的录取率为4.40%。浙江高考难度模式是难度模式。浙江二本录取率该省份二本录取率为59%。据公开数据可知,2022
浙江省本科录取率其他信息:8月3日,浙江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共录取33.7万人,超额完成招生计划。2022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在90%以上:2021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95.19%。2020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率:94.38%。都是有上升趋势的。2022年浙江高考本科录取人数是多少浙江省千方百计争取高水平大学招生计划,今年“双一流”高校在浙录取2.4万余人,实现
江苏省本科录取率是多少江苏2022年的普通类本科上线率为54.39%,特招线上线率27.98%高考录取率有什么意义?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个省或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录取率越高,相对来说考大学越容易;录取率越低考大学的难度也就越高。决定一个地区高考难度的关键因素不是考卷难度也不是录取分数线和参加高考总人数,而是最终的高考录取率。高考录取率等于各大参招院校本年度在该
浙江高考本科上线率46%。通过浙江省教育局提供的信息,2022年浙江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为33万人,本科录取人数为151800人,经计算151800÷330000×100%=46%,可以得出2022年浙江高考本科上线率为4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浙江高考985录取率浙江2023年该录取率是1.87%。
2023年江苏高考本科录取率是多少2023年江苏高考本科录取率是多少:理科上线人数是150598人,上线率41.95%。文科上线人数是55510人,上线率16.46%。本科以上上线人数是206108人,本科上线率57.41%。如何选择一所大学:1.学校的“头衔”(全国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等)不仅仅是名气。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建
2024-06-21 10:05:37
2024-06-08 13:29:55
2024-06-16 06:25:54
2024-05-31 05:30:50
2024-06-20 16:30:51
2024-05-25 19: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