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

2025-04-24 21:00:12 | 高校选途网

高校选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

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

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方面衡量的,不仅要看高考成绩,还要考虑学科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哦。




  • 一般来说,高考成绩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多数高校会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本省一本线以上,才有资格报名强基计划。但是,具体的高考成绩要求会因高校和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除了高考成绩,如果你在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那也可以获得破格入围的资格哦!



  • 另外,部分高校还会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运动与健康、表现与社交能力等方面。所以,想要参加强基计划,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还要全面发展呢!




总的来说,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维度的,需要你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哦!

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高校选途网

600分左右能报强基计划吗

高考成绩在600分左右的考生是可以报考强基计划的。高考成绩及其优秀是报考强基计划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强基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国家选择战略型人才,毕业后服务于我国的高端领域,所以对考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高考成绩在600分左右可以报名强基计划吗
600分左右的高考生能报强基计划,根据往年平均成绩估算,560分以上都有机会报考强基计划并被录取的。

强基计划的试点高校均为985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偏高,整体分数线较高,600分以下各分数段可关注具有两类特点的高校:
第一类,学校地址位置经济不发达;
第二类,学校具有特色专业属性。

而600分-620分段几乎涵盖所有中层次985高校,所以该段位的考生很大可能是报考强基人数最多的部分。
强基计划600分左右的文科考生可考虑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
强基计划600分左右的理科考生可考虑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

600分左右报考强基计划的注意事项
一、强基计划需要重视高考分数
无论强基计划能带来多少优惠,都是在入围的前提下,而入围有两种方式:1.高考分数;2.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相信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入围方式还是第一种吧,因此第一个重点是:重视高考分数,高考成绩在600分左右才可以报考。
二、强基计划报名谨慎选择专业
教育部高校学生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说了“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所以,同学们得想清楚看清楚,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谨慎,毕竟选好专业后,一读就是4年,只有到了研究生才能转专业。

2024五百多分能报强基计划吗

高校选途网(https://www.baoaid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五百多分能报强基计划吗的相关内容。

2024年,高考成绩在五百多分的学生可以尝试报名强基计划。根据2022年的数据,一般而言,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可能在500分以上,具体根据各高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浮动。


对于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下的学生,依然有机会报名强基计划。参考以往的平均成绩,大概560分以上的成绩有机会被录取。强基计划主要面向985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较高。对于600分以下的学生,可关注那些位置较偏远或具有特色专业的学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500多分的学生可以考虑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这些学校在专业领域内有独特优势,行业影响力较大。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关注就业和深造情况,结合个人意愿进行慎重考虑。


强基计划的报考策略各异,依据考生的不同情况而定。对于拥有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优先考虑清北等顶尖高校,但如果平时成绩与清北有较大差距,可选择第二梯队的院校。拥有竞赛经验的考生,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冲击重视竞赛成绩的学校,在校测中可能获得较大优势。成绩稳定的考生,可选择与自身成绩相近的学校,以增加竞争力。成绩波动较大的考生,则应选择与自身成绩相匹配的学校,以“保”为主。


报名强基计划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招生区域未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考生需在报名后确认是否符合招生条件;学校位置较好且专业选择相对较少;除达到一本线外,还需满足额外的分数线要求。若招生高校存在上述情况,考生需结合自身成绩和稳定性,审慎选择,以避免难以入围的风险。

以上就是高校选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选途网:www.baoaido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强基计划对成绩的要求是多少?”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对高中模考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的要求是什么
强基计划对高中模考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的要求是什么

强基计划对高中模考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的要求是什么并没有对高中模考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做出具体的要求。强基计划是指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一项重点教育工程,主要旨在加强基础教育,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强基计划并没有对高中模考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做出具体的要求,其主要关注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等方面,因此,我们

2025-04-24 03:28:18
强基计划对外语有要求吗
强基计划对外语有要求吗

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13656人。根据吉林大学官网信铅缓族息得知,2022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人数为13656人。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槐弊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哪笑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强基计划对外语有要求吗强基计划对外语有要求。强基计划是需要考英语的。考试通过才可以,强基计划高校英语考试范围

2024-10-19 13:35:06
强基计划对会考有要求吗?
强基计划对会考有要求吗?

强基计划对会考有要求吗?1.部分985高校在录取过程中确实考虑学生的会考成绩,但强基计划本身并未明确要求会考成绩。2.强基计划旨在选拔未来科研人才,虽然未强调会考成绩,但会关注学生的单科成绩和学科优势。3.尽管会考成绩可能不是强基计划的主要考量因素,但不同高校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4.强基计划的学生需要在高考前进行报名,并在高考后参加学校的选拔测试,最终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录取。5

2024-10-22 18:36:36
强基计划校测成绩一般是多少
强基计划校测成绩一般是多少

强基计划校测成绩一般是多少校测成绩为满分成绩80%适用于广大普通学生,实用性最强,所对应的高考成绩即为普通学生想被强基录取,高考应达到的分数。强基计划的校测成绩,按照不同情况分为四档:校考满分、校考满分80%、校考及格,校考满分50%。对应的高考最低分分别对应这四种情况。校考满分主要针对破格考生和获得省一、铜牌等竞赛奖项的考生,普通985高校为了吸引竞赛优秀学生,通常会在校考中给

2024-11-04 04:02:19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十问十答(强基计划对体育的要求)
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十问十答(强基计划对体育的要求)

2020年浙江大学“强基计划”十问十答Q1老师您好!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引起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请问强基计划的开展初衷和招生定位是什么?招办主任:你好!面向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浙江大学履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书写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重要行动。浙江大学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开展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强基计划将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探

2024-10-30 12:37:29
强基计划考多少分有要求吗
强基计划考多少分有要求吗

强基计划考多少分有要求吗若是想报考强基计划中排名中间一些的院校,文科生的高考成绩至少得在520分以上,理科生的高考成绩至少得在535分以上;若是想报考强基计划中排名靠前的部分顶尖院校,那么文科生的高考成绩至少得在545分以上,理科生的高考成绩至少得在585分以上。强基计划考多少分能入围高考具体多少分可以参加强基计划需要根据各个高校来确定。以兰州大学为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兰州大

2024-10-23 09:35:42
平时成绩多少可以报强基计划
平时成绩多少可以报强基计划

平时成绩多少可以报强基计划平时成绩多少可以报强基计划如下:高考具体多少分可以参加强基计划需要根据各个高校来确定。以兰州大学为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兰州大学都是强基计划所有高校在本科普通批次收分最低的一所大学。其文科最低分为595分,理科最低分为605分。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这项计划是由教育部发起,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高或基础学科优秃,立志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学生的

2024-04-12 23:13:52
报考强基计划的要求是什么呢
报考强基计划的要求是什么呢

报考强基计划的要求是什么呢报考强基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持有中国国籍,并需年龄在35岁以下。此外,报考者必须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开发能力。他们还应表现出对从事未来产业或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工作的强烈愿望与决心。同时,报考者需展现出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在强基计划中,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是关键考量因素。报考者通常需要在相关领域内具备深厚的学术积累,并展现出

2024-10-17 0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