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考填志愿是否要考虑学校所在地 高考报志愿选择学校时报省内的好还是省外的好相关的问题,今天,高校选途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选大学,地域有多重要
在高考填志愿这件事情上,通常是有几大规律可寻的:老师希望你报985、211或者是能上的最好学校;父母希望你报省内或者离家近的学校,专业一定要选最热门的;同学希望你跟他一起复读;而看门的王大爷则认为根本不用担心,反正是大学生就好。
终于到自己做决定的时候了。不管考了多少分,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才是决定你过什么样的大学生活、和谁谈恋爱的关键。不过填报之前可以先听一下我们的建议。
我们基于两个前提来给出下面的建议,一,你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读完大学之后能基本养活自己;二,你做的决定也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
有家产可以继承只是为了拿个文凭的,只想陪伴父母或者男女朋友的,不太需要我们的建议,因为你们已经有自己的决定了。
城市比大学重要
你刚刚高中毕业,从没想过要学什么专业,突然要选一个肯定很头疼对吧?父母要求选最热门的专业,听说学好这个专业就不愁饭吃,你犹豫着要不要去选这个专业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但是,别急。
你可能还忘了影响未来的另一个要素:城市。
在
兰州大学2016届毕业生的月薪排名中,薪资最高的专业是金融业(6117.38元)、信息服务业(6112.05元)、制造业(4904.08元),看起来很厉害吧,但这些差距都比不上城市间的差距。薪资最高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市(6852.00元)、上海市(6644.46元)、广东省(5802.85元),而在甘肃省,平均薪资只有4237.53元。
2010年11月13日,兰州大学毕业生双选会,工资差异就是地域差异。/视觉中国
这个规律在全国都适用。无论什么行业,在全国薪资最高的地方,依旧是北上广深,而即便是热门专业,如果回到小城市,薪资依旧会被当地的平均水平拉低。而大学所在的城市不只决定了你的眼界,还直接影响了你将去哪里就业。
我们还是以兰州大学为例,这所学校的生源有40.93%来自于西北,而就业时留在西北的人数占到44.34%,接下来占较大比例的生源地是中南、华东和华北,而就业地和生源地的比例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除了小部分的毕业生去了北上广等地区,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回到了生源地。
2004年7月1日,兰州大学毕业生送走的同学,可能只是各自回到省内家乡。/视觉中国
而选择了其他地区的城市时,结果又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以在东北、东南、西南的三所综合性重点大学为例,来看一下毕业之后你最有可能去什么地方。
高校选途网
高考填志愿是否要考虑学校所在地
1.报考本省大学和外省大学在地域上产生一定的区别。但更多的区别是在名校对比、名额分配以及环境。
2.本省和外省有着不同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就形成了院校对比和专业对比,所以在选择院校之前,首先考虑是否对心仪院校的专业满意这是最重要的。
3.本省大学出于地方保护所以留给省内学生的名额较多。也就是说,如果孩子选择外省的学校来就读,那么就会比当地的学生录取分数线高十分左右。
4.地理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环节。南方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北方气候,北方学生同样可能无法习惯南方气候。
5.饮食问题,如果你是南方的学生,选择去了北方上大学,那么必须得清楚孩子是否爱吃北方的面食,以及北方因天气干燥也很少吃辣的,辣的吃多了容易上火。
6.就业环境选择。人脉大多集中在大学所在地,所以选择院校时,略微考虑就业发展问题。家长需替孩子考虑大学毕业以后是直接工作还是继续读研,如果是直接工作的话就必须在大学四年期间找工作单位实习,那么就要考虑自己选择的院校周围时候方便找实习单位。
报考省内外大学也存在独立发展问题,当然在省内上大学同样也需要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很多行为习惯是在大学四年时养成。关于省内,省外院校的选择,重点考虑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会让孩子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选择大学并不拘泥于在某个城市

高考报志愿选择学校时报省内的好还是省外的好
1. 填报志愿的考虑因素优先级顺序为:城市 > 学校 > 专业。
2. 如果分数够,首选北大和清华。目前中国高校的现状是,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而第二、第三梯队的高校,在师资、经费和科研成果上都和第一梯队有断崖式的差距。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遇见好伴侣的机会也更大。
3. 分数读不上北大清华,尽量选一线城市的名校。一般说来,大部分招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对学校的要求比对专业的要求严格。第一份工作,学校的名头还是能帮你加点分的。
4. 除开名校,选地域比选学校更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和中心城市。北上广深是第一阵列,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则是第二阵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跟很多公司校招基本上只去这几个城市。西安和哈尔滨之所以能入围,也是因为其大学聚集的优势,受到招聘企业的青睐。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5. 除非你读医科、艺术、外语等专业,否则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读大学绝不仅仅是学本专业那几门课,越是综合性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越多。即使是学习外语这类专业,北大或是复旦的
英语系和其他外国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更合适。
6. 不要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挑更好的城市和学校。一所二流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分数可能和北大历史系差不多,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会更愿意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
7. 关于具体专业的选择,要以适应面广为原则。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就有1/3过时了,工作5年又有1/3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
8.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恭喜你,为兴趣学习和工作的人是有福的,那会让你小宇宙爆发。
9. 但如果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优先考虑高势能和适应性好的专业。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是高势能的。同理,数学专业适应性比生物要广得多,金融比
会计要广得多。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10.从事数学和
物理学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这两个专业不是不能选,但是除非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特长,否则选这些专业时就必须明白,学它们只是打基础,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在理科中,生物和
化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工作不好找,将来很可能需要改行。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中学时这些课成绩还不错,就轻易选择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抱定只是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依然会不断学习,选择这些专业也无妨。
以上就是高校选途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高校选途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