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12:49:34 | 高校选途网
很多天津考生和家长关心天津高考志愿填报流程,想了解天津志愿填报是怎么样的。本文将介绍2022年天津志愿填志愿流程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于查阅高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规范性文件,高校依据《招生章程》进行招生。同时,《招生章程》也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考生可登录高校官方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阅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为填报志愿做好准备。
用好“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
市高招办已于前期上线了“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供考生和家长们免费试用。该系统目前一直开放,希望考生朋友及家长在此期间充分使用好这个系统,让它成为精准筛选志愿的得力帮手,不需要通过社会上的高价咨询服务,就可以形成比较精准的填报方案。
关注高校招生宣传活动 高校选途网
招生高校会陆续举行招生咨询或网上直播专场。考生可通过 “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tj-ksy),或者参加中国考专委组织的全国普通高考咨询指导公益活动,登录云高考公益咨询指导平台(ygk.jkzwh.com),以及登录招生高校官方网站了解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根据意向院校,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充分利用好优质免费咨询渠道,全面准确了解高校招生信息和招生办法。
积极参加模拟志愿填报演练
6月15日至16日,市高招办将面向全市考生开展填报志愿模拟演练。旨在帮助广大考生了解今年批次设置、熟练掌握填报流程、实战演练操作环节,为正式填报志愿做好充足准备。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模拟志愿填报演练并按时参加。
关注志愿填报系列指导安排
6月中旬至7月底,市高招办将联合海河传媒中心等主流媒体,开展“海河有爱、招考同行、助力津门学子腾飞”高考系列活动。走进我市本科高校及高职院校,通过视频宣传,开展高校招办主任访谈等形式,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关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安排
6月26日至30日,考生填报普通本科及以上批次院校志愿。7月29日至31日,考生填报高职(专科)批次院校志愿。7月上旬至8月上旬,依次实施各批次院校投档录取。
1、要重视抓早度,不要轻视赶晚
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2023年天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至7月31日。
具体的批次填报时间为:
1、6月26日至30日,考生填报普通本科及以上批次院校志愿。
2、7月29日至31日,考生填报高职(专科)批次院校志愿。
3、7月上旬至8月上旬,依次实施各批次院校投档录取。
(1)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是经教育部安排下达、市高招办汇总编辑的《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按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编制。未经市高招办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计划,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
(2)院校名称、专业名称、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等填报内容均以《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公布的为准。本科各批次院校名称下设不同专业组(专业组代码为5位数字),并注明专业组名称、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
专业组在津招生总计划数等;专业组下设本组内各专业(专业代码为2位),并注明专业名称、该专业在津招生计划数等。高职各批次院校名称左侧数字为该院校代码(5位数字),右侧数字为院校在津招生总计划数;专业名称左侧数字为该专业代码(2位数字),右侧数字为该专业在津招生计划数。
(3)招生院校计划中所列专业学费标准由招生院校提供,仅供考生参考。收费标准以考生录取通知书随附的收费明细表为准。
拓展知识:
(1)考生须按照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志愿,否则将不能被投档,高校也不予录取。填报时要特别注意分清报考院校专业组、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及其所在的录取批次。
(2)考生要保证所填报信息的准确无误,因自身填报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经考生网上提交的志愿信息将作为计算机投档和高校录取的唯一志愿依据。
(3)填报军队、公安、消防等招生院校志愿的考生,须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面试、体测、体检和政治考察,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提前本科批次中的综合评价试点院校,部分招生院校的航海类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及公费师范类专业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参见有关院校的招生章程。
2024-06-29 10:21:10
2024-06-27 20:27:42
2024-06-16 10:09:18
2023-08-31 02:50:22
2024-06-19 07:45:29
2024-06-29 13: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