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02:07:08 | 高校选途网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211工程 ”、“ 985工程 ”,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 九校联盟 (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 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 私立南开大学 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4、复旦大学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6、浙江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 国立浙江大学 。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 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3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学位留学生2837人;专任教师3236名。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67个。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 清政府 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10、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对外贸易学院 、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南京师范大学不是 985工程高校 ,是 211工程 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Normal-University),简称“南师”,坐落于六朝古都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学校历史
三江、两江师范学堂建立
学堂自1902年筹建,至1912年停办,历时近十年。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建
1915年9月18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
1920年12月7日,国务会议通过,在南京建立国立东南大学。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9日,教育行政委员会仿法国教育制度,颁行大学区制,江苏、浙江两省先试行。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将江苏的河海工科大学、 政法大学 、医科大学、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商科大学、上海商业专门学校等九所高校与主持江苏省教育行政之教育厅合组成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
1928年2月10日,国民政府大学院大学委员会议决,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国立 江苏大学 ,并兼负江苏教育行政职能。更名江苏大学后,受到全校师生普遍反对,引起罢课等风潮。5月16日,依照大学院大学委员会议决,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仍兼负教育行政职能。
1928年10月23日,国民政府令改大学院为教育部。1929年7月5日,教育部令,停止“大学区制”,中央大学区限于年底停止。自此,中央大学为纯学术机关,不兼负教育行政职能。
1932年,在 国民党 的支持下,教育部训令中央大学暂行解散,学生全部离校,听候甄别。
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和淞沪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南京,中央大学连续四次遭敌机轰炸,学校损失惨重。为此,中大决定西迁重庆,附属实验学校迁安徽屯溪。同年12月1日,中大在重庆沙坪坝新址开学。
1938年8月,奉教育部令,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附属学校由安徽屯溪迁至贵阳。至1941年8月师范学院接受重庆青木关第十四中学为中大附中,原附属实验学校归贵阳。
1946年11月1日,中央大学复员就绪,开学上课。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知,中央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南京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 南京大学 。
1950年10月,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
1952年7月,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进行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按照 华东区 的院系调整方案,南京大学、金陵大学两校校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分别组织南京大学、 南京工学院 、南京农学院和 南京师范学院 建校筹备委员会。南京师范学院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等系科为基础与上海震旦大学托儿专修科、广州岭南大学社会福利系儿童福利组、南京师范专科学校数理班合并改建而成,院址设于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1965年,在句容设立南京师院分部,中文、政教、生物三系200多名学生在句容分部进行半耕半读。
1969年12月,经江苏省革委会教卫办决定,江苏教育学院及江苏函授大学部分系科并入南师。南师的音乐、美术两系于1969年11月并入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原南京艺术学院),1972年,两系又重新归属于南京师范学院,1976年,南京体院部分教职员调入南师体训组,不久与公体室合并建立体育系。
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改名南京师范大学,简称 南师大 。
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
2017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首批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
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
截止2019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3120人,专任教师193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598人,副高级职称70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万人计划”人选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3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开办本科专业74个,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地理信息系统、动画、生物科学、法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理论、课程与教学论、人文地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俄语、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中国画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古典文献学、秘书学、金融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与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
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苏新型高端智库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3个,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含培育点1个)、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老年学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培育点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1个、工程研究中心6个,江苏省工程实验室6个,江苏省渔业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在地方建设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5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第一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第一单位),8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该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 《史记》 ,入选 《光明日报》 “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 《中华读书报》 “2013十大文化事件”。 高校选途网
南京师范大学1992年科研经费投入比1985年增长2.6倍,应用科研项目比重由1985年的44%上升到67%。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13项,获国家专利18项,公开出版专著800部,发表论文近7000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20多篇,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奖91项。
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集中受理期间,该校共申报218项,其中65项获立项资助,包括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3项
在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中,南京师范大学获批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7项),立项数首次突破30大关,申报项目的立项率为21.8%,远超全国平均立项率13.3%的水平。在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中,该校共获立项项目27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13项,青年基金项目13项,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项目1项。
2015年,学校共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6项,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中,该校获批5项。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共获得34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1项,青年项目9项,同年,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达755篇。
合作交流
南京师范大学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大学,是国家设立的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基地、首批华文教育基地和港澳台地区幼儿教育培训基地;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语培训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和教学组织。
截至2015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佩斯大学和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11所海外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学校49所。与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的18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国专家400余人,其中长期专家56人。有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800余人。
截至2020年底,南京师范大学的境外合作院校已超过200所,包括斯坦福大学、罗格斯大学、马里兰大学、多伦多大学、海德堡大学、莫纳什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就是高校选途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高校选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校选途网:www.baoaidong.com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宿舍是怎样啊?八人间的我不知道,也没见过,我们08级入学住的4人间,住宿费1200,上面是床,下面写字台,衣橱什么的,可以放电脑,网要之后去申请,很简单,一个月8G流量的40元,12G流量的50元,用不完不会累计到下个月。电器方面一个月送20度电,超出的话就会停电,然后要去交电费。大概20度电如果没有电脑的话一个月没问题,有电脑一台电脑要多15元左右。宿舍没有风扇,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到底是二本还是三本?成都理工大学是2本。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是3本。这是两个学校!后者跟成都理工大学的关系不大,只用每年交管理费就行了!2A正常批是指其艺术类录取批次!其院校性质还是3本。就像成都理工大学的艺术类在山西是提前批录取!但院校性质是2本。如果你去了这个学校,那你拿的证是3本的证!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广播学院怎么样你重专业的话
乐山理工大学属于几本1、乐山理工大学属于几本乐山理工大学属于三本学校,该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成都理工大学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是我国核工业所属唯一高校。2、乐山理工大学简介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经、管、文、艺等六大门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
成都理工大学是985吗不是。根据查询成都理工大学官网显示,成都理工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普通类一段,按照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可以看作是一本院校,并不是985院校。成都理工大学,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共建的重点大学。成都理工二本最低分成都理工二本最低分是531分。2021年成都理工的分数线如下:1
四川成都理工大学是几本一本院校。查询中国教育在线得知:成都理工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普通类一段、平行录取一段、平行录取二段,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可以看作是一本院校。成都理工二本最低分成都理工二本最低分是531分。2021年成都理工的分数线如下:1、文科。成都理工大学在本科一批的最低提档线为563分,最低位次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宿舍是怎么样的?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宿舍是很好的,本科生有4人间和6人间,室内独立卫生间,上铺下书桌。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00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什么学校?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对于自己即将成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一份子有了把握,那成信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校,作为成信大“老”学姐,还是想来复盘一下~一、校区介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航空港校区: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龙泉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二、院系设置学
保定理工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校风严、设施全的学校。保定理工学院学校校风优良,管理严格有序,学生宿舍素以“准军事化管理”著称,高雅的宿舍文化、整齐的宿舍内务,所以是一所校风严的大学。保定理工学院设有地学、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各类教学实验室60余个;校外在周口店、秦皇岛、新疆、黑龙江等地建有70余个教学实习基地。所以是一所设施全的学校。09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南
2024-02-03 08:30:29
2024-06-20 15:14:05
2024-07-18 16:45:53
2024-06-22 17:17:48
2024-06-25 15:29:30
2024-07-10 05:14:14